
俯瞰石鼓书院。 ■石鼓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中国文人自古有寄情于山水的传统。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距今3000年前,它的第一首《关睢》的第一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仅仅八个字,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的是,一条河流,一片沙洲,冰消雪化后的波光潾潾,还有点略带料峭的春风,空旷的沙洲上还有鸟儿的叫声,一幅冰雪融化后的春天景色。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八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春天的情景当中,就把中国诗歌的灵魂性的东西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也是以后的唐诗宋词元曲中最擅长的。 比如,元代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犹如摄像机,让读者看到的是枯了的藤蔓,老去的树木,黄昏归巢的乌鸦。接下来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没有写作者的心情,却将作者心情全部寄托于山水当中,让读者体会到天涯游子的伤感,生命的落寞与流浪之心情。 对于情景的描述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基本的特征,这种审美观在《诗经》时期就奠定了。中国的传统文人,将内心的情感寄托在山水之间,与自然共鸣,为心灵寻找一片宁静所在,让自已在自然中超脱。所以,从本文开始,笔者带领大家来看看石鼓书院的山水诗,以及这些山水诗中寓涵的自然超脱精神。 古代书院大多选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边游历山水边讨论学问,思想更开阔些。石鼓书院历史悠久的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秀美的风貌。 石鼓山上树木葱茏,岩石嶙峋,花香鸟语,尤其难得的自然是蒸水汇入湘江,不远处又有耒水汇入湘江。如此开阔的江面,站在石鼓山上,视野空灵辽阔,不由得心旷神怡。这样的美景,自然就成为文人雅士们吟诗做对的佳处。 805年,韩愈来此赋诗《合江亭》后,为石鼓山做了千年的广告。808年,李宽来此建立书院,就此开始了千年书院的传奇,这个胜地于是又多了琅琅的读书声。更是引得历代文人骚客们在石鼓山上觅古寻幽,探景览胜,吟诗作画,美景中又多了许多人文色彩。 经历代不断探寻、发掘,石鼓山上总结出石鼓八景。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我们这里举几例供大家欣赏。 明朝衡阳人易纲,喜爱自然山水,有陶渊明之趣。辞官回到衡阳后,对石鼓山情有独钟,作《石鼓八景》,这里选取其中四首与大家欣赏: 西溪夜蟾 坐久西溪玩月圆,星河无翳夜无烟。 乍疑辘辘冰轮转,还讶团团宝镜悬。 爽气满襟浮宇宙,清光随处照山川。 金罍倒饮琼楼下,欲拟长庚赋百篇。 绿净薰风 绿净楼高夏日长,南薰飒至荡蒸湘。 能令座上消炎暑,不向江头借夕凉。 隔岸细摇杨柳舞,拂池轻送芰荷香。 若教元亮临兹境,肯谓羲皇卧北窗。 窊樽残雪 谁凿云根作酒樽,樽流犹有雪盈盈。 光明初讶银妆就,莹洁还疑玉琢成。 畅饮不妨花下醉,高歌无愧郢中声。 古人淳朴谁同守,留到而今不易名。 栈道古藤 谁修栈道倚崔嵬,上有古藤质未推。 卧月时占新雨露,盘空不带旧尘埃。 高悬屈曲龙虬现,斜挂崎岖鸟雀猜。 安得伐来为剡结,细书三策献金台。 明朝的王京在万历年间任衡州府同知,有儒者风度,好诗词,闲暇之余常与同事好友去石鼓山上的合江亭聚会。据《石鼓书院志·名宦》篇中记载:“缓步倘佯于蒸湘合流之上,清才绝唱,人皆仰止。”他也做有《书院八景》,这里选取二首与大家欣赏。 东岩晓日 怪石参差拔地雄,朝暾隐映大江东。 共看露蓧千寻赤,不独霜秋成叶红。 寒漱玉泉清滴沥,光生碧海晓瞳蠓。 扶桑只尺无人到,夸父宁知造化功。 钓台渔唱 烟波灭没渺难攀,独把渔竿靠碧山。 半曲沧浪天迥寂,一江鸥鸟暮飞还。 眼前生计真牢落,世上浮名只等闲。 莫向严陵求出处,五湖风月在人间。 同是万历年间的衡州府学训导张邦瑞也做《书院八景》,这里也选取二首与大家欣赏。 合江凝碧 蒸湘两泒各朝宗,一碧平铺可荡胸。 淡淡波光僧眼洁,澄澄山影佛头浓。 涨添浅染春罗皱,月到重磨宝镜镕。 几向江头寻有本,观澜歌罢忘疏慵。 书声咿唔 天开石鼓读书堂,不断咿唔五夜长。 响逐好风飘碧落,清随明月堕沧浪。 含香嚼液阴阳髓,戛玉铿金孔孟章。 外此更无堪入耳,蛙鸣蝉噪是荒唐。 以上八首诗所描写的均是明朝万历《石鼓志·卷之上》所记载的石鼓八景,为东崖晓日、西溪夜蟾、绿净薰风、窊樽残雪、书声咿唔、钓台渔唱、栈道古藤、合江凝碧。 到了清朝,石鼓八景又有所不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女诗人江青枫巾帼不让须眉,另作石鼓新八景诗。 江青枫,原为湖北汉阳人,自幼擅长诗文。初嫁一位富家子弟,丈夫好赌,家道败落,流落至衡阳,又嫁了一位罗姓人家,在桑园街开了一家米店。江氏闲暇时常来石鼓山游览,觉得古人所言石鼓八景与自己心意不合,于是从女性角度创作新石鼓八景诗。这里也选取四首供大家欣赏。 塔影凌空 悬崖塔影势玲珑,万顷洪流砥柱中。 会看凌云题雁字,一枝文笔插天空。 长桥烟雨 轻烟漠漠雨潇潇,一幅江城淡墨描。 得过升仙从此去,且容骑马坐题桥。 古壁留题 绝壁空青乳窦流,攀崖独自费冥搜。 苔深印去高人迹,刺史犹余姓字留。 仙洞寻幽 花开花落几春秋,石径阴阴碧藓幽。 一自仙寻丹龟后,洞门无复见韩休。 诗中所言的“塔影凌空”,是指石鼓山北面三汲矶上的来雁塔;“长桥烟雨”是指石鼓山西面的青草桥;“古壁留题”则是指石鼓书院周边的摩崖石刻。江氏把石鼓书院附近的著名的来雁塔、青草桥与石鼓江山景色融为一体,并在石鼓八景中首次提到唐宋以来的摩崖石刻,不能不说是诗人独具慧眼。但笔者好奇的是,江氏的石鼓八景中并未有书院的琅琅读书声。是江氏没有听见,还是另有隐情。或者与当时书院只招男生而不招女生,哪怕女性进入书院也是不被许可的,江氏引以为憾而有意不提之吧。为此,同为女性的笔者也深表遗憾。如此美景,实乃石鼓书院学子之幸。 |
责编:李霞
来源:衡阳日报
石鼓区:聚焦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系统谋划“十五五”规划
石鼓区:聚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战略性谋划“十五五”规划
石鼓区:聚焦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全局性谋划“十五五”规划
1533个岗位点燃盛夏求职热,“百日千万”招聘会架起就业金桥
石鼓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
石鼓区:聚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十五五”规划
石鼓区:聚焦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精准谋划“十五五”规划
共叙军民“鱼水深情”!谢海蓉、赵波带队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
下载APP
分享到